“重中之重”看矿车
——探访中捷产业园区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生产基地
王金尧 张先锋 刘杰
3月4日一大早,记者赶往位于中捷的中冶京诚临港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探访这一列入省2018年重点项目榜单的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生产基地。薄薄晨雾未遮挡视线,远远望去,一栋栋挺拔靓丽的厂房,坐落在中捷科创园的高端制造板块南侧。
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宋涛说,中冶京诚临港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高端技术制造企业,总部位于中捷。生产基地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2月竣工验收。目前,厂房内正在进行设备基础垫层浇筑,面向国内外厂家采购的生产设备将陆续到厂进入安装期,按计划将于年内投产,并达到良好运行状态。投产后,预计年产矿车40台,年产值约10亿元。
为抢占先机,做到持续发展,公司创建了中冶京城(湘潭)矿山装备有限公司,在当地租用厂房和设备,采取订单营销方式已先期生产矿车10余台,销往澳洲等国际市场和神华集团、江西铜业集团等国内市场。
“位于中捷的这个生产基地项目,具备三‘重’。”宋涛如数家珍地说,一“重”是体量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身庞大,吨位重,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的生产作业。车身长15.79米,宽9.5米,高7.81米,车自重237吨,装载重量363吨,最大装载400吨。二“重”是质量重。中冶京诚临港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矿用自卸车属特种车辆,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在澳大利亚取得专利9项。中机联组织给予“填补国内最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技术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基地也使中冶京诚成为继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之后,世界上第三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63吨矿用自卸车生产能力的企业。三“重”是分量重。中捷生产基地由沧州中捷信达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沧州临港恒达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合资建立,充分引进了高端专利技术和优秀管理团队。
在刚刚落成的生产基地院内,记者巧遇从中冶京诚(湘潭)矿山装备有限公司接受培训归来的两位新员工——张树栋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王轩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湘潭参加为期五个月的实习后,春节前刚结业归来。据了解,参加这次培训的12名员工,全部是公司筛选招聘的机械电气专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培训目的就是为公司新生产基地年内投产提供人才保障。两位年轻人信心满满地说,五个月的培训实习,不仅获得了矿车制造方面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
[责任编辑:adminname]